中信建投: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小核酸药物凭借其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作用长效等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别。尽管发展历程曾遇挫折,但2014年GalNAc技术的突破为肝靶向递送树立了成功范式,极大激活了产业发展。当前,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正在实现商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小核酸药物凭借其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作用长效等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别。尽管发展历程曾遇挫折,但2014年GalNAc技术的突破为肝靶向递送树立了成功范式,极大激活了产业发展。当前,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正在实现商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小核酸药物凭借其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作用长效等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别。尽管发展历程曾遇挫折,但2014年GalNAc技术的突破为肝靶向递送树立了成功范式,极大激活了产业发展。当前,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正在实现商
随着创新药行业产业链的持续优化和政策资本的积极注入,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三期共振”的复苏新起点。头部创新药企发布的三季报,不仅反映了这一趋势,也成为了观察行业动态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窗口。
随着创新药行业产业链的持续优化和政策资本的积极注入,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三期共振”的复苏新起点。头部创新药企发布的三季报,不仅反映了这一趋势,也成为了观察行业动态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窗口。
近期,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的创新药公司禾元生物(688765.SH)预计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家增量企业。截至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上市以来,相关公司在科创板支持下,累计已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逐渐形成
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潜力巨大抗流感新药——昂拉地韦片:作为全球首款靶向PB2蛋白的抗流感药,该药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其优势在于快速、强效且对多种耐药病毒株有效,直接切入百亿级别的流感药物市场。该药已实现首单销售,并且有资格参与今年的医保谈判,若成功纳入,
生物医药行业素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风险系数大”的特征,充足的现金流不仅是企业维持日常运营的基石,更是保障创新研发持续推进的前提。当前,在商务拓展(BD)等创新药企引入现金流的方式外,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登陆资本市场亦是药企补充资金储备的关键路径。
10月20日,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旺山旺水”)通过港交所聆讯。今年1月底和7月底,旺山旺水先后两次递表港交所,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在完成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医疗健康行业规模最大的A股股权融资后,创新药企百利天恒(SH688506,股价350.18元,市值1446.00亿元)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加速构建“A+H”双资本平台。
2025年上半年刚过,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的总金额就快摸到660亿美元了——这个数几乎跟2024年一整年的交易总额打平,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的交易就有16笔。搁在五六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创新药企能在全球市场闹出这么大动静?以前总被人吐槽“只会做仿制药”的本土药企,
美国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一项激进政策:自10月1日起,对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的关税,除非该制药公司已在美国启动建厂(不论是已动工还是正在施工的工厂)。
工银瑞信研究部研究总监谭冬寒通过系统解析出海模式的风险收益逻辑,指出BD交易凭借其风险相对可控、可依托成熟生态等优势,成为当前众多药企更现实可行的选择;而自主出海的可行性,首要且核心的条件是必须拥有全球顶尖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深谙相关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
那些在熊市里亏钱,还没什么可指摘的;但在牛市了里也亏钱,你可千万别跟我说A股没有价值投资。
9月19日,劲方医药在港交所挂牌,首日涨幅接近110%、市值逼近150亿。上市前一日暗盘交易涨幅均超100%,且延续了今年来创新药企业火爆的打新行情,最终申购倍数超过2200倍,金额近3500亿。此外,公司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RTW基金、OrbiMed、
在全球医药创新的浪潮中,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推动全球医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有6家创新药企脱颖而出,它们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果敢的出海战略,撑起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增长引擎”。
9月17日晚间,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威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Kalexo Bio,Inc.(以下简称“Kalex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及《优先股股权购买协议》,公司将在研产品2MW7141在全球范围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予
9月15日,药捷安康(02617.HK)暴涨115.7%,报415港元/股,市值达到1648亿港元,成为港股18A市值排名第二的创新药企,仅次于“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ONC.NASDAQ/06160.HK/688235.SH)。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的第二位。在A股市场上,今年上半年150家创新药公司豪掷342亿元“竞速”研发,同比增长约3.86%。业绩表现同样不俗,超七成创新药企实现盈利,不少公司出海业务表现亮眼。
9月9日,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科创板创新药企百济神州(688235.SH)、百利天恒(688506.SH)、迪哲医药(688192.SH)均有重要研究成果入选本年度大会口头报告。
科创板支持了一批创新药企业上市,为一批重磅医学成果的落地提供了资本支持。近日,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举行。科创板创新药企百济神州、百利天恒、迪哲医药均有重要研究入选本年度大会口头报告,标志着国际肿瘤学界对中国创新药力量的认可。